人們在面對美食的時候,總是難以抵擋其不斷散發的誘惑。燒烤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,即便是人們深知燒烤屬于不健康食品,甚至存在著一定的致癌可能性,但是消費者還是愿意為其美味買單。每當華燈初上,各色燒烤店的生意往往都極為火爆,很多創業者都想進軍燒烤行業,但是干燒烤生意真的賺錢嗎?
從大數據來看,我國燒烤行業的發展是極為可觀的,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的數據顯示,我國燒烤行業已然占據了全國餐飲市場5%左右的份額,而且燒烤行業的市場規模每年還在以10%左右的速度擴展。燒烤,可以說是餐飲市場中增長速度最快的品類之一,該行業的發展前景是無疑是非常可觀的。
燒烤品類細而廣,卻是餐飲“紅海”
如果把燒烤歸為一個品類,其細分項非常大,廣義上有中式燒烤、韓式烤肉、日式烤肉、巴西烤肉、土耳其烤肉等,而中式燒烤還分為東北燒烤、粵式燒烤、四川燒烤等等。
據2015年9月大眾點評收錄顯示,全國燒烤商家數量超過18萬,直逼火鍋躋身第二大品類。到了2016年中,美團點評的燒烤店收錄已經達到24.7萬家,相比2016年初的20.3萬家,半年增長了4.4萬家之多。燒烤成為近年來餐飲業態中利潤最高、增長最快的品類。
但2016年后,整個烤肉品類似乎放慢了腳步,不再是能激起市場漣漪的品類。其實,根據美團點評發布的新數據可以發現,在16個重點城市中,燒烤店鋪存量,在廣州、北京、上海等一線城市有所下降外,在武漢、青島、廈門等二線城市都有上升趨勢。烤肉仍然保持著“在一線市場基本平穩,在二三線城市穩步上升的優勢”。
可以說如今燒烤市場,雖然品類多而雜,但競爭還算平穩,是餐飲創業者們競爭的“紅海”。
未來的燒烤“競爭戰隊”
上面說了燒烤的分類方式,我們可以觀察到,作為份額僅次于火鍋的品類,品牌卻寥寥無幾,但火鍋品牌已經“百花齊放”。那么,未來3-5年,會不會在中式燒烤中也出現這種局面呢?這確實值得期待,在此我們分析幾種關于燒烤品類的分化趨勢。
1.成為地域品類的代表品牌
沒有一個品牌能代表中式燒烤,這跟沒有品牌能代表中式火鍋一個道理。
但是去代表區域品類,或者是聚焦區域中的細分品類,從品牌打造的角度上來說,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舉例:長沙的湘派湘西燒烤苗小串,深圳的漢派燒烤個斑馬。
2.突出主題食材的單品類品牌
跟牛肉火鍋類似,聚焦于一種食材深度開發,或以單一食材為主題,做類似單品類的餐廳,把某一肉類從里到外烤個遍。
通過形式及內容上的創新,將品牌與食材形成強鏈接。
舉例:廣州的燒烤Wut Put活潑 · 活海鮮燒烤;
3.打造爆款級產品的品牌
從區域燒烤品類中,選取高認知/熱度產品打造爆款,進一步塑造品牌,這是小編比較看好的一個方式。
當燒烤經營越來越多且趨于同質化,有選擇性地在一款產品上發力,更容易形成品牌記憶點,以及目的性消費。它的挑戰在于,需要戰略性的洞察與準備能力,很久以前就是一個聚焦爆款的案例。
舉例:北京的很久以前羊肉串、望京小腰,深圳的蠔之味,重慶的九村烤腦花;
4.打造特定場景的品牌
用特色鮮明的場景,將品牌進行差異化,這是現在市場中很多新創燒烤品牌選擇的路徑。
這種方式的短板在于,容易陷入過度包裝和同質化嚴重的境地(就好比很多燒烤店都請人駐唱)。這一方向如要長期發展,需要過硬的產品力、運營力與之配合,以避免形式大于內容。
舉例:深圳的荒火燒烤。
關于燒烤這個品類,可能性是非常多的,更趨細分化的發展,將會是一個趨勢,也是創新品牌的機會。大品類出大品牌,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,也會出現如火鍋般的量級品牌。
聲明:本文由花萬里提供,公司業務:餐飲品牌定位與文化梳理、品牌形象VI設計、餐廳室內外空間設計與廚房規劃、活動營銷策劃等。
公司官網:www.opskyo.icu